![]() |
|
|
|
![]() |
引言:女兒和她的同學進了校門,她媽媽站在校門口,目送著她們走。這時,一直不愿理會她的女兒突然又推著車子向她走來,將自己的手套摘下來,遞到她媽媽的手中:“媽媽,天好冷的,回去時,把我的手套戴上。”她媽媽推辭道:“你中午回家的時候還要戴的。媽媽自己有。”女兒抓過媽媽的手,親自給她戴上,一邊戴一邊說:“你的手套太薄了,我現在用不上,中午天氣也轉暖了的。”她媽媽只好伸出雙手,任女兒給自己戴好,心里被一種比手套更為強烈的溫暖所包圍。
活動目的:
1. 讓幼兒認識日歷,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個月。12個月中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大月有31天,小 月30天,平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為什么只有28天(不講閏年和閏月)。
2.讓幼兒學會看日歷,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從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提高認識能力,并教育幼兒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1.自制日歷一大張(要求數字盡量寫大)。
2.回答問題的卡片若干張。發(fā)動全班幼兒收集各式各樣的掛歷、墻歷、臺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老師自制的日歷,貼在黑板上,讓幼兒觀看。知道這就是“日歷”。
二、認識日歷。
1、根據大班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辨認這是哪一年的日歷?并向幼兒介紹每一大格內是一個月的日歷,數數一共有幾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幾個月了。并告訴幼兒一年中所有的天數加起來共有365天。
2、幼兒看黑板上的大日歷,回答問題:
a、一個大格子里(即每一個月)有多少天呢?(讓幼兒自己看格子里的數字來回答)
b、為什么有的格內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嗎? 師講故事后小結:此日歷使用至今,規(guī)定為一月大,二月平,……(老師一邊說,一邊指著日歷中每一個月所示的天數給幼兒看)。
3、繼續(xù)教幼兒看日歷,讓幼兒知道,每大格內,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幾,從星期日開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要求幼兒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幾月幾日,星期幾?昨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明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先集體回答,請個別幼兒上來在日歷上找出這一天,然后再請個別幼兒回答,并自己上來在日歷上找出這一天。
三、幼兒嘗試看日歷。
1、給每組幼兒發(fā)一張全年日歷,讓幼兒自己練習看日歷,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說出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再請小朋友二人一組,一人說出日期,另一人在日歷表上找到相應的位置,幾次后二人互換。
2、提問幼兒:每周有幾天要上幼兒園?(5天)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一周共有幾天呢?再指導幼兒看看自己的日歷表,明確7天為一周,一周共有7天。
3、老師講解一年的意義,如過了一年,小朋友都長大了一歲。 師問:2008年你們有多大了?那時你們想干什么事?(請幼兒自由發(fā)言。)
四、鞏固提問: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幾個月?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幾月,有多少天?一星期有幾天?
回答完后,再讓部分幼兒上來抽老師手里的卡片,卡片上提什么問題,就回答什么問題,答對的獎一朵小紅花。
五、欣賞詩歌《時間伯伯》,教育幼兒珍惜時間。
六、各種日歷展覽。 告訴幼兒,日歷可做成各種形狀,如掛在墻上的叫掛歷,貼在墻上的單張日歷叫墻歷,放在桌上的叫臺歷,還有小日歷卡,有的手機上也有日歷。
最后讓全體幼兒自由地參觀各種漂亮的日歷,評評哪一種最好看,設計得最美,自己最喜歡哪一種。
活動延伸:
1、家中,讓幼兒從日歷上找到爸爸、媽媽的生日,并自己練習每天看日歷。
2、教室里掛一個日歷,讓幼兒每天來幼兒園時,輪流撕下一張,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附詩歌:時間伯伯 時間伯伯時間伯伯, 你是偉大的旅行家, 你從不停止自己的腳步, 從過去走到現在, 從昨天走到今天,從現在走向將來。 時間伯伯, 叔叔阿姨告訴我們, “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一定愛惜你, 跟隨你的腳步, 做時間的小主人。
兒歌童謠 兒童小游戲 濕疹癥狀 兒童故事 兒童故事大全 兒歌大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