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案例1
布布剛滿六歲,進入小學才幾天。這天媽媽送她去上學,進教室后,布布一直緊張不安,坐在角落里,吸著手指頭,媽媽對女兒的表現(xiàn)很不解,她對班級老師說:“怎么回事呢?我不明白上學這么難!她在幼兒園學了很多東西呀,字母倒背如流,從1數(shù)到100,會寫自己的名字,還會認很多字呢!”但老師發(fā)現(xiàn)布布并沒有準備好上小學,她在同學面前很不自在,好像總是很不開心,很多時間不能專心聽,遇到不會做的事就發(fā)急,或干脆放棄不做了!
案例2:
嘟嘟也是六歲左右,與布布同班,他好像并不如布布學得多,只會從1數(shù)到20,26個字母還時有混淆。今天是他上學的第三天,他輕松愉快地與媽媽說再見后,嘟嘟就輕快地走向他的同學說:“你們在玩什么呢?我可以加入進來嗎?”老師很快就發(fā)現(xiàn)他對學知識有強烈的渴望,總是積極地嘗試新東西,做得不好也愿意試試,老師為這個孩子的自信感到欣慰,在心里感嘆到:“嗯!這個孩子已經(jīng)準備好學習了!”
媽咪路路通
寶貝具備良好的健康狀況和身體素質也是以后學習的基礎。寶貝需要有營養(yǎng)均衡的食物,充足的睡眠,定期的醫(yī)療保健和戶外體能鍛煉,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減少糖和高脂肪的食品,杜絕垃圾食品
小學以后的成功始于早期教育
為迎接這種挑戰(zhàn),孩子上小學前有兩大準備:精神準備和學習能力(認知技能)的準備。即人的兩個基本能力的發(fā)展:愛和認知。20世紀中葉德國心理學家佩塞斯基安創(chuàng)立的“積極心理治療”研究指出,愛和信任是發(fā)展學習能力的基礎;并沒有一項單一的品質和技能讓孩子在學校里學習出色,以下10點綜合起來可以幫助(0-6歲)的幼兒在體能、心智和精神上做好準備。
為寶貝做好入學準備:
1、良好的家庭教育
一個孩子是否準備好開始他的學習生涯,除了幼兒園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取決于家庭里是否充滿歡樂還是分裂爭執(zhí)?父母的關系如何?他們是怎樣解決沖突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否過高?父母給孩子的關愛和時間是否充足?這些都是孩子性格形成和去準備學習的重要因素。
2、社交與情感的準備
讓孩子學習走出“自我中心”,體驗他人的情感。使寶貝能建設性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各種豐富的情感,具有合作性,學習與他人相處,學會分享和遵守次序。訓練自控能力,自我保護意識,知道勇敢地對暴力攻擊行為說“不!” 做為成人要傾聽孩子訴說,理解并接納他們的感受。
3、發(fā)展對真善美的渴求和向往,讓孩子充分體驗和接觸詩歌、繪畫、音樂和手工藝品等!
熱愛美、熱愛完善、積極的審美觀使幼兒長大成人后,能夠抵制人本質中的消極方面與社會力量的負面影響。辨別美丑:“讓他們的眼睛專注于世界的美好之面,而那些污濁腐敗的不良風氣影響不到他們!闭J識宇宙,意識到這個世界的浩瀚無窮而崇敬自然!知道關于“人”和“世界”的形成并沒有簡單固定的答案。讓孩子接觸世界的多種文化發(fā)展全球意識,把自己與世界緊密聯(lián)系起來!
4、在孩子的內(nèi)心,從小種下精神品質的種子
分享、合作、慷慨、勇氣、信心、公正、快樂等讓這些值得稱贊的品格在孩子身上顯現(xiàn),使他們長大后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正道上,在以后的人生十字路口做出明智的道德選擇!如:一個具有合作精神、有勇氣的孩子長大后更能應對未來社會不斷變化的需求;一個快樂自信的孩子,更愿意去探索各個領域的知識!
5、分清想像和現(xiàn)實的區(qū)別
4歲至5歲前幼兒經(jīng)常沉浸在想像的世界里,很多時候幼兒的“謊言”只是他發(fā)揮想像力的結果,成人要恰當?shù)亟o予引導。
6、建立高自我價值觀
孩子們必須學會有良好的自我感覺,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件事,幼兒能接納自己,欣賞自己,“我能行!我可以!”讓這樣的聲音伴隨孩子的一生!鼓勵、寬松、欣賞的氛圍和環(huán)境是促成孩子的高自我價值感的關鍵。
7、嬰兒時期與照顧者有牢固的情感紐帶是日后形成愛和信任的基礎
5歲前幼兒從父母、老師及其他成人那兒充分得到家庭和幼兒園的溫暖、尊重、愛、信任等,有歸屬感,是以后發(fā)展學習能力的重要條件。當幼兒相信這個世界基本上是安全的、友好的,他就愿意積極地去探索;反之,如果幼兒感到這個世界是危險的、恐怖可怕的,他就很難有安全感,從而造成退縮不前,容易形成學習障礙。
8、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和提高理解能力
讓幼兒在手工,游戲生活中自由發(fā)揮個性;孩子繪畫前,成人不給刻意的示范,設定框架。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不同的個體,不相互比較孩子,讓孩子展現(xiàn)自己的獨特風采!
9、有獨立探索真理的能力
不要把成人自己的觀點想法施加到孩子的身上,讓孩子從小動手動腦,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與孩子一起尋找答案,共同成長。使他們?nèi)蘸髮W習不受傳統(tǒng)的局限及迷信力量的左右,克服由無知產(chǎn)生的偏見。不效仿別人隨波逐流,養(yǎng)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傾聽的習慣。
10、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和學習的熱情
幼兒園的教育畢竟不是小學教育:單純的記憶、聽讀、識字只是體現(xiàn)學習成效的極小部分,是一種短期效應。
更為重要的是根據(jù)五歲前幼兒的學習規(guī)律、發(fā)展水平,通過多種形式為上小學的讀書寫字做準備:
嬰兒期:積極回應嬰兒的需求,保持穩(wěn)定的照顧者與嬰兒的關系(最好是母親),建立穩(wěn)固的情感紐帶,要身心投入地與嬰兒交談,用充滿愛的眼神與孩子交流。提供色彩亮麗的硬皮圖畫書讓嬰兒翻看,提供安全的玩具,強化感官訓練:多摸、多看、多爬、用手抓;定期檢查身體,定期接種疫苗。
學步兒(1歲——1歲半)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多彩的環(huán)境,讓幼兒自由探索,多與孩子說話,積極回應孩子,擴展他的詞匯,如孩子只說:“外面!”你可以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你想去外面玩嗎?我們一起去散步吧!”每天堅持為你的孩子朗讀故事書,講故事,用手指著圖片下的文字;玩手指游戲,讓孩子有機會與同伴互動玩耍。語言發(fā)展的順序為:先聽,后說,再讀、寫。
學齡前幼兒(2歲半-3歲半)發(fā)展獨立性,自助能力;發(fā)展幼兒的協(xié)調能力,提供拼圖、串珠,多活動,練習大小肌肉;讓孩子用蠟筆涂鴉,同孩子一起唱歌,做游戲,玩戲劇性游戲;給孩子相對穩(wěn)定的常規(guī)生活。
3歲半-5歲 讓孩子學習分類、排序,讓孩子在裝扮游戲中自發(fā)性書寫,如:“我們?nèi)ベI東西先列一個購物單!”練習押韻的兒歌,培養(yǎng)孩子的語感;讓孩子畫畫,讓他講述畫的內(nèi)容并聽寫下來;多動手做手工:剪、貼、畫、描、連線;用卡片學讀識字。教授的數(shù)字、字母等符號應與幼兒的生活有關,不讓幼兒被動接受抽象的“概念”和“信息”。
5歲至6歲(學前班) 為適應中國的幼小銜接,學前班的孩子在5歲前奠定了身、心、靈平衡發(fā)展的基礎上,每天開始學前練習的讀、寫技能訓練。確保此階段讀寫訓練是循序漸進的,應創(chuàng)造鼓勵有趣的氛圍,不可強迫或超負荷練習,使孩子厭學,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對多動活潑的孩子更要適量安排。
兒歌童謠 兒童小游戲 濕疹癥狀 兒童故事 兒童故事大全 兒歌大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