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兒童教育專家表示,科技始終在改變學習方式,完全摒棄科技追求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也是不可取的,“這些電子產品就像一種新藥,總是伴隨一些副作用,但又不能不吃,關鍵是如何把副作用降到最小”。
不少年輕父母因時間、精力問題,加以缺乏家庭早教的經驗,誤將成人電子產品里的游戲作為早教內容,事實上這些游戲對孩子的能力、興趣培養(yǎng)作用十分有限,加上孩子自控能力差容易上癮,耽誤了早教最佳時機還對孩子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孩子的身心發(fā)育是有規(guī)律的,專家指出,3歲以前主要是培養(yǎng)孩子的基本行為,口頭語言、計數的敏感期,同時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敏感期;4歲以前是孩子形象視覺發(fā)展的敏感期,形象視覺指孩子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5歲孩子進入到書面語言及數學概念和口頭語言發(fā)展的第二個敏感期。6歲主要是掌握語言詞匯能力的敏感期。而成人電子產品內容本身與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無關,替代早教更無從談起。年輕爸媽應該根據孩子的敏感期設置針對性的早教內容,抓住孩子敏感期這個早教“黃金時機”施教,激發(fā)引導孩子某一方面能力和興趣,孩子就會學得好學得快,某方面的潛能才容易被激發(fā)和培養(yǎng),如語言能力、音樂、繪畫等,甚至可以發(fā)展特殊的能力。而一旦錯過了這個敏感期,培養(yǎng)就會變得非常困難,甚至變得不可能,非?上。早教網
如果年輕爸媽早教經驗不足,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搜集適合自己孩子年齡段的早教內容和方法,比如參閱有經驗、權威早教專家的著作;訂閱一些家庭早教類的刊物;多看一些關于兒童教育、心理方面的書籍;向早教經驗豐富的家長取經;上一些專業(yè)性較強的媽媽論壇學習;請教在線專業(yè)早教專家等。但千萬不能讓犯懶而走捷徑,讓pad等成人電子娛樂產品來替代早教。
(文章來源于 幼兒網) 溫馨小提示:http://www.lyymw.cn/parents/Admiss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