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前言:一個幸福的家庭,離不開父母的共同經營,孩子需要母愛,同樣也不離開父愛,在對孩子教育問題上,父母就一定要同心了,不可以相分離的對孩子進行教育,那樣很有可能讓孩子感到迷茫,不知道聽誰的才是正確的,以造成孩子兩頭發(fā)難的窘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與父親相對比,有些母親又管得過于精細、過于周密。她們把孩子看做自己的心肝寶貝,舍不得讓孩子經受任何一點挫折、打擊。她們這樣愛孩子,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有好處嗎?
從十月懷胎,到孩子出生、長大,與父親相比,母親為孩子付出了更多的時間,花費了更多的心血,這是應該得到尊重和贊許的。但是,如果母親過于溺愛孩子,舍不得讓孩子吃一點苦,經受任何一點委屈,那就走到了愛的反面——使孩子成為溫室里的花朵,外界的任何一點風吹雨打都會使它枯萎、凋零。
母親如果愛孩子,在孩子會走的時候,就應該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走;在他們能做事的時候,就應該讓他們獨立地去做一些事情。孩子不經受一些挫折、委屈,不接受一些鍛煉和考驗,就不能長大成人。
母親如果心太軟,不忍心看著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難”,可采取“角色換位思考”的方式,以磨煉自己的忍受力。
比如,母親可站在陌生人的角度、班主任的角度,訓練、要求自己的孩子。母親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看問題,會更客觀、理智、公正一些:既然別的孩子能跨越這樣的障礙,自己的孩子為何不能跨越這樣的障礙?別的孩子能經受這樣的磨煉、考驗,自己的孩子為何不能經受這樣的磨煉、考驗?別的孩子能摔倒又爬起,自己的孩子為何不能摔倒又爬起?母親在孩子長大成人的關鍵期,暫且割斷血緣親情的負面影響,會使孩子盡快成熟起來,擁有自己的堅強。
父母怎樣才能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克服各自的劣勢,并最終做到陰陽平衡、協(xié)調一致呢?
父親是高山,母親是大海。父母各有其優(yōu)勢,也各有其劣勢,雙方只有做到了陰陽互補,陰陽平衡,才能避免“陰盛陽衰”、陰陽失衡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早教知識實踐證明,日常生活小事,孩子往往更依賴母親;但在關鍵問題、重大問題上,孩子往往更依賴父親。因為在家庭教育中,母親往往比較注重生活細節(jié)、日常小事方面的教育;父親往往比較注重人生大事、生活哲理方面的教育。所以,遇到不同的事,孩子會找不同的人。
在孩子小的時候,做母親的可以多負一些責任,母親細致、周密的性格更適合年歲小的孩子。孩子小的時候,你摸摸他的腦袋,他會很高興。但是,孩子上中學后,你再摸摸他的腦袋,他就會把頭一晃,說你干什么呀,煩不煩哪!所以,孩子長大以后,當父親的就要多給他們一些幫助和指導。
夫妻雙方可以有家庭分工的不同,但在教育孩子問題上須保持意見一致。意見一致不是說不能有矛盾,有了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協(xié)調。如果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不一致的意見,可以背著孩子去協(xié)調,協(xié)調好了再教育孩子。切不可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尤其不要把孩子當做籌碼,攻擊對方。
有的父親,為討好孩子,可能會背著妻子對孩子說:“聽我的還是聽你媽的?甭聽她的,咱倆一頭。”有的妻子也可能背著丈夫對孩子說:“你爸說了也沒用,得聽我的,我讓你怎樣你就得怎樣!甭聽那老家伙的,這家我說了算!”……
早教中心夫妻雙方任何一方說了這樣沒原則、沒水平的話,都會打破家庭的平衡,給孩子制造一些混亂,使孩子或者無所適從,或者鉆空子,兩邊討好,形成雙重人格。所以,在孩子面前,夫妻雙方不能“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更不能互相埋怨,互相指責。只有夫妻雙方意見一致了,才能發(fā)揮“整體化”的優(yōu)勢,起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國幼兒網小編總結:做為父母,在對孩子的德育,關鍵期教育時期應達成統(tǒng)一整體,父母之間相互諧調,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才可以對孩子產生威信,使其健康成長!
兒歌童謠 兒童小游戲 濕疹癥狀 兒童故事 兒童故事大全 兒歌大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