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詐不如拙誠(六字成語)
編輯:秀秀 更新時間:2010-05-18 02:24
成語典故解釋:詐:欺騙;拙:笨拙。機巧而偽詐,不如笨拙而誠實。
成語拼音:qiǎo zhà bù rú zhuō chéng
成語來源:《韓非子•說林》:“故曰:巧詐不如拙誠。樂羊以有功見疑,秦西巴以有百益信!
成語造句舉例:做什么事情不能要求太完美,往往巧詐不如拙誠。
成語故事:樂羊作為魏國的將領(lǐng)攻打中山國。當時他的兒子就在中山國內(nèi),中山國國君把他的兒子煮成人肉羹送給他。樂羊就坐在軍帳內(nèi)端著肉羹喝了起來,一杯全喝完了。樂羊攻占中山國之后,魏文侯雖然獎賞了他的戰(zhàn)功,卻懷疑起他的心地來。
魯國國君孟孫打獵時活捉了一只小鹿,讓秦西巴帶回去,秦西巴發(fā)現(xiàn)一只大鹿跟在后面不停的哀號,秦西巴不忍心,就把小鹿放了,孟孫氣得將秦西巴趕走了,一年后又把他找回來當太子的老師,左右的人說:“秦西巴對您是有罪的,請他來做太子的老師,不妥當吧?”孟孫說:“秦西巴有一顆仁慈的心。他對一只鹿都生憐憫之心,請他做太子的老師,我最放心了!
所以漢代劉向說“巧詐不如拙誠”。樂羊因為有功而被懷疑,秦巴西雖然有罪卻得到了信任,這是個仁義不仁義的問題。
用法:暫無
近義詞:暫無
上一個:張家長李家短(六字成語) 下一個:已經(jīng)沒有了喲
—相關(guān)話題—
中國幼兒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cn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09001466號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