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虎不成反類狗(七字成語)
編輯:秀秀 更新時間:2010-07-17 02:54
成語拼音: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gǒu
成語典故解釋: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英文解釋:try to draw a tiger and end up with the likeness of a dog―make a poor imitation <attempting more than one has ability for>
成語來源: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轉》:“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用法:復句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一事無成
成語故事: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對子侄后輩教育十分嚴格,希望他們成為有用的人才。他不喜歡侄子馬嚴和馬敦在別人后面說長道短,他寫信《誡兄子嚴敦書》告誡他們,讓他們學杜季良、龍伯高。如果學不成就像畫不成老虎反而畫得像一頭狗一樣
近義詞:畫虎類犬 畫虎類狗 畫虎刻鵠
上一個:此一時,彼一時(七字成語) 下一個:皇天不負有心人(七字成語)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