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罪羊(三字成語)
編輯: 更新時(shí)間:2010-06-17 09:59
成語來源:用羊替罪來自古猶太教。古猶太人把每年的七月十日(即:猶太新年過后第十天)定為“贖罪日”,并在這一天舉行贖罪祭。儀式是這樣的:通過拈鬮決定兩只公羊的命運(yùn),一只殺了作祭典,另一只由大祭司將雙手按在羊頭上宣稱,猶太民族在一年中所犯下的罪過,已經(jīng)轉(zhuǎn)嫁到這頭羊身上了。接著,便把這頭替罪羊放逐到曠野上去,即將人的罪過帶入無人之境。最后,再把那贖罪的羊燒死。“替罪羊”一說由此傳開。
近義詞:替罪羔羊,周正龍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代人受過
成語解釋:古代猶太教祭禮是替人承擔(dān)罪替罪羊。
成語拼音 :tì zuì yáng
—相關(guān)話題—
中國幼兒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cn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09001466號 成語